小偷消失了还是天下无贼了?
发布时间:2024-11-19 阅读: 来源:法治一线网
萧 萧
在现代社会中,还存在小偷吗?当我们出门在外时,还会碰到扒手吗?想必我提出这个问题时,大家心中呼之欲出的答案是:没有、基本没有、很少。的确,如今,乘坐高铁、公交,或者逛商场,基本上很难碰到小偷。偶尔手机遗落在某个地方,大多也都能找回来。这是因为,当下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,国家法律愈发完善,打击力度不断加大,公共场所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监控和摄像头,小偷的行为更容易被监控与记录,其作案机会减少,犯罪成本也日益增高。并且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更多采用电子支付和线上购物的方式,即便有机会下手,偷到现金的可能性也极小,偶然偷到一部手机又有定位,银行卡也设有密码,这些东西偷到手也毫无用处。更何况在现代社会,经济发展日新月异,只要勤劳努力,大家的生活基本上都安定富足、衣食无忧,哪里还会有小偷呢?似乎,小偷如迷雾一般消失了。
然而,小偷真的消失了吗?还是法治社会真的已经天下太平、无贼可寻了?
在当选湘阴县人民法院陪审员之前,我的想法与大家差不多,就连出门散个步,都懒得关上家里的房门,家里的大柜小柜也没安一把锁。直到今年我陪审了好几起盗窃案,才明白小偷不但没有消失,其手段反倒愈发高明,他们只是改变了作案方式和地点,只是“隐匿”在我们较少关注的地方。
今年5月份,我陪审了张某庚盗窃一案。张某庚出生于1986年,小学文化,从2005年至2022年,先后盗窃8次。2023年至2024年案发,先后又盗窃4次,所盗财物主要是金器和一些香烟,现金仅有100余元;今年7月,我陪审的周某翰盗窃案,周某翰初中文化,无业。自2023年1月起,他伙同田某龙、甘某彬、朱某台从湘阴到长沙,多次通过拉车门的方式盗窃他人财物。这四人都出生于2006年,小学或初中文化,所盗财物均为白酒和香烟。前四次共盗窃人民币6000余元,最后一次盗窃人民币27000元;今年8月,同事陪审的黄某波盗窃案,两个月时间盗窃香烟价值5000余元,现金400余元;今年9月,同事陪审的陈某羽、汪某豪、李某舟案,他们先后六次通过拉车门的方式,盗窃香烟、白酒价值26000余元,现金人民币6700元。这四人均为初高中文化,全是00后,且无业。
纵观上述几个案子,存在如下几个共性:其一,年龄普遍不大,只有黄某波是70后;其二,学历都不高,基本是小初文化,高中学历的不多;其三,盗窃的现金少,香烟、白酒、金器居多;其四,多半通过拉车门的方式盗窃,入室盗窃的少,在公共场所盗窃的几乎没有;其五,涉案金额都不算太大。
湘阴县人民法院在打击违法犯罪上重拳出击,对待小偷绝不手软。上述案犯依据情节轻重分别被判处了不同的刑罚。不管是惯偷还是初次小偷小摸之人,都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。
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,治安数据实现了系统化,你的犯罪前科在互联网上随时都能被查询到。所以,我想要劝诫年轻人一定要走正道,“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”,这是老辈人流传下来的深刻教训。倘若你偷盗成性,还涉及入户、携带凶器、偷盗公共财物等情节,所受的刑事处罚将会更加严厉,直接的后果就是坐牢。一旦你案发入狱,不仅自己受影响,家里的父母亲人也会跟着遭殃,他们会遭到街坊邻里的议论,甚至被唾弃、疏远,会因为你的过错而抬不起头。你只要做过一次小偷,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履历留下污点,未来还会影响自身的发展,就连家里直系亲属三代都会受牵连。要是你尚未结婚,日后找对象都会成为难题。因此,年轻的孩子们,赶快打消做小偷的念头吧,为了家人,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。
虽说法律无情,但金钱的诱惑巨大,有的人学历低,甚至不清楚自己有时顺手牵羊的行为是犯罪。所以,天下父母应洁身自爱,在做好榜样的同时,也应多监管自己的孩子,即使孩子已成年,毕竟年轻,世上没有后悔药。
现代科技的破案手段不断进步,小偷现象虽有所减少,但并非天下无贼,防盗防窃的任务依然艰巨,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自己注意安全,守护好自己的财物。虽然现在家家户户的现金不多,但最好还是放置在保险柜中。小轿车尽量停放在有监控的地方,车上不要放置贵重物品、现金以及名贵烟酒,切不可给小偷以可乘之机。外出时家里大门要锁好,出门在外要保管好自己的钱包,尤其是在参加人员众多且杂乱的宴席时更要提高警惕。当然,如果不幸遭遇小偷,千万要首先保证自身安全,第一时间报警,不要盲目自己去抓小偷,要相信法治的力量,相信科技的力量。
作者简介:萧萧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湖南省作协会员,湘阴县作协主席、湘阴县人民法院陪审员。
(编审:刘永 责编:黄光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