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汝阳: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
发布时间:2022-07-06 阅读: 来源:人民法治
(酒红杰 栗小茜)河南省汝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创新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优势,打造特色法庭品牌,深融基层社会治理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
打造四个品牌,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
汝阳法院下设四个人民法庭,分布在县城的四角。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,聚焦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,汝阳法院着力构建“特色法庭”延伸服务模式,结合四个法庭辖区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纠纷类型特点,为每个法庭量身打造专属品牌。
助企法庭——内埠法庭
内埠法庭辖区内有汝阳县产业集聚区,针对辖区内企业多、经济主体活跃度高、涉企纠纷较多的情况,设立“助企法庭”。通过主动联系辖区乡镇、园区,详细询问企业需求,为辖区企业提供订单式普法服务和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,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,破解企业涉法难题。
对涉企纠纷加挂“绿色标签”,全流程线上办理,设定各环节用时,提高办案效率。秉持调解手段贯穿始终的办案理念,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。内埠法庭内涉企纠纷调撤率近80%,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,有效帮助涉诉企业尽快回归正轨,依法有序发展。
产业扶贫法庭——三屯法庭
三屯法庭辖区内涉农扶贫企业多,养殖业发达,针对辖区企业的特殊属性,着力打造“产业扶贫法庭”。法庭干警与扶贫企业、农户开展结对帮扶,经常性走访、联系,紧盯产业发展中的环境资源保护、经营法律风险等方面问题,帮助一百余养殖户树立风险意识,为产业发展注入法治力量。
旅游观光法庭——蔡店法庭
蔡店法庭辖区内建设有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、户外运动基地以及闻名中外的杜康酒厂,针对辖区内文化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特色,着力打造“旅游观光法庭”。
农忙期间,蔡店法庭主动上门,把法庭搬到农业园区的种植场地内开展巡回审判,实地解决农业园区小企业主的诉讼案件。对种植园业主集中反映销路不畅、部分游客反映的道路不平等问题,积极架起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。围绕省委豫酒振兴战略,广泛开展普法宣传,强化辖区酿酒企业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。针对杜康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,开展进村入户普法、巡回审判释法,护航项目建设。
近一年来,蔡店法庭就产权保护、特色小镇建设、产业振兴发展等方面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30余条,大力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。
三农法庭——上店法庭
上店法庭辖区内外出务工人数多、工程“包工头”多、土建工程多,立足服务辖区农村基层治理、农民工正当权益、农业业主生产经营,着力打造“三农法庭”。
开辟“三农”案件绿色通道,确立“速立、速送、速调、速审、速结”的速裁工作机制。同时邀请县人社局进驻法庭,成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,参与诉前、诉中调解纠纷50余件,2021年办理的涉农民工纠纷案件,从起诉至案件审结平均审理天数约为10天,便捷高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。
依托三个平台,凝聚服务乡村振兴的合力
依托乡镇综治中心。发挥综治中心协调优势,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,召开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议,对辖区矛盾纠纷分析研判、协调化解,形成“矛盾纠纷联调、突出问题联治、重点工作联动”的工作格局。
依托法律服务官。将“法官村长”包村制融入“四官”进村的服务体系之中,干警分包行政村,进村入户走访,掌握矛盾纠纷第一手资料,第一时间介入化解,逐步实现矛盾“不积累、不升级、不激化”的治理目标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明显增强。
依托人民调解员。在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员工作室,由法庭所在乡镇配备人民调解员,开展诉前、诉中调解,保障诉调衔接机制有效运行,便捷化解矛盾纠纷,有效控制了诉讼案件的增量。
实施五项举措,丰富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
志愿服务暖民心。坚持以“与民意互动,为天平增辉”为宗旨,为走访、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留守儿童、孤寡老人、困难职工200余人送去关爱。
普法宣传释民惑。通过多种形式上好“法治公开课”,今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次,累计受众达5000余人,接待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,营造自觉守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的社会氛围。
诉源治理解民忧。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严格落实“党建引领、‘四治’并进、服务进村(社区)”工作要求,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,实现既抓末端、治已病,又抓前端、治未病。
诉讼服务纾民困。加强诉调衔接、诉讼引导、线上服务、释法答疑等工作,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,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。
审执结合护民利。强化案件调解率和当庭履行率,努力实现案结事了。将法庭作为执行办案点,实现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,提升执行效率。
【编辑 滢滢】